出轨方离婚不一定必须净身出户,以下为您详细分析:
法律层面
- 无明确规定: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出轨方离婚时要净身出户。通常,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般遵循均等分割原则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八十七条,离婚时,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
- 特殊情形:若一方存在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,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行为,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,但单纯的出轨行为不属于上述法定少分或不分财产的情形。
- 损害赔偿不等同净身出户:若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等过错行为,另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主张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,但这并不等同于出轨方会被剥夺全部财产。一般情况下,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上可能会得到适当倾斜,倾斜比例通常在10%-20%左右,但具体比例会因案件具体情况,如双方经济状况、过错程度、对家庭贡献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实际处理情况
- 双方协商一致: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,出轨方自愿净身出户,法律是允许的。比如出轨方出于愧疚或是为了追求自由主动选择净身出户,或者以净身出户作为离婚条件,双方达成一致,那么出轨方就会净身出户。
- 法院判决: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,一方起诉到法院,法院大概率不会判决出轨方净身出户。因为法官的审判思维一般是利益均衡,会综合考虑双方收入、财产来源及对家庭贡献等诸多因素。例如一方虽然出轨,但在家庭经济中贡献巨大,而另一方收入较低,那么在财产分割时就不能单纯因为出轨而让出轨方净身出户。
特殊协议情况
- 忠诚协议:夫妻婚前签订了忠诚协议,协议中有关于一方违反忠实义务则净身出户的相关约定,且该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,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,那么若一方出轨违反了忠诚协议,则可能会净身出户。不过,如果协议涉及到人身属性的权利,如规定出轨方将失去对子女的抚养权,那么这部分内容可能会被视为无效。